•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主播悦读•围读会|泰州名门出身史学家的动人乡情

来源: 编辑:李子韵 2023-12-28 16:41:30 查看数:0


主播悦读·围读会视频报道

朗读:兰旭

兰旭,泰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为新华社、央视多部重量级纪录片配音。

个人标签:声音的信徒。走过这些年,能让我臣服的只有优美的声音,是极致声音的追梦人。

泰州王十房(节选)

作者:王光镐

1977年我去江南出差,突然想起自己是泰州人,才平生第一次绕道去了泰州故里。当时没有身份证,人们出行靠的是工作证和单位介绍信。我来到位于泰州市中心的海陵宾馆,出示工作证办理住宿登记。接待我的是一位花甲老人,他拿过我的工作证左看看右看看,然后眯着眼睛使劲瞅我,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说:“泰州王十房来人了!”

惊讶啊,实在是惊讶!我还一句话没说呢,他怎么知道?事后我才一步步了解到,原来我的家世密码全都隐藏在我的名字里。

高祖讳王景隆,原是苏州的名门望族,由苏州迁泰后“子姓相繁,甲科继起”,接连出了王三祝、王叔槐、王沂中等名人。王沂中有2个儿子,一个是王广业,清朝进士,官至福建汀漳龙道。之后王沂中得了11个贤孙,其中有2名进士,7人为官。清光绪年间,王广业为其子王贻哲营建宅第于泰州石头巷内,王贻哲系王沂中第十孙,州人俗呼其为王十房,这就是泰州王十房的来历。

泰州海陵王家的辈分即按宗氏祠堂牌匾中的“贻谋光大诗书第”字句排列,“光”是我这一辈,那么王十房的独特性在哪里呢?这谜底就在我名字的第三个字上了。那就是,王十房光字辈的后人,姓名的第三个字必须有个“金”字旁。

头次寻访故乡,王家亲戚到是见了不少,但都是其他各房的,王十房的竟然一个也没有。寻不到近亲就寻故里,否则此行便少了意义,于是我独自踏上了寻找石头巷内王十房的路。走走问问,终于在泰州城区的东北部找到了石头巷。此巷长约200米,旧时为青石路面,故名石头巷。巷内最大的宅院即王十房,它的当街有气派的朱红大门,门前有须弥座砖雕影壁,一看就与众不同。可惜的是,我去的那次大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泰州市针织厂”几个大字。

正对大门是一座二层小楼,南面有花厅,北边是厅屋与堂屋,大部分保存完好。我是学考古的,注意到各个建筑的用料都很考究,青砖黛瓦、梁架粗大、复盆石础、方格格扇,突显了江南大宅院的神韵。院子很大,我无法丈量它的方圆,也无法计算它的间数,但我发现,整个泰州针织厂的厂房、车间、办公室加仓库放在里面,也还有不少房屋空闲着。

这么宏大的宅院,这么古老的岁月,里面该隐藏着多少故事啊。

2009年初,我们王十房兄弟几人相邀一道,从北京驱车直奔泰州,再次重返故里。

当挂着京牌的汽车刚在泰州石头巷停下,周围的乡邻就好奇地围拢过来,先问我们是不是王十房的后人,再问我们是不是来寻访故里。在得到我们肯定的答复后,乡亲们热情极了,或引领道路,或指点方位,带我们一一走进王十房的老宅院。最令人惊叹的是,近一个世纪前的陈年往事,乡亲们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全是当年王家造福乡里、接济灾民的善举。他们指着当时王家施粥的场地无限感慨地说:“好几代人啊,王家天天在这里施粥,粥稠的连筷子插进去也不倒。有的乡邻自己吃饱了还偷偷盛走喂猪,王家知道了也不嗔怪,真是大善人啊!”——大善人,这是我们在泰州期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了。每闻及此,我总在心里默默地说:乡亲们,真正善良的是你们啊!


延伸报道:

悦读|歌舞巷围读会:王光镐——我的家乡泰州的内在性格是什么

◆本信息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编辑:李子韵

责编:康希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