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种植经济作物 助力农民增收
相比水稻、小麦等常规农作物,经济作物的收益更加可观。眼下,泰州各地种植的不少经济作物进入了采收季,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靖江市新桥镇五星村的200亩芡实迎来采摘季,种植大户抓紧组织人力采收、加工,加紧运往苏州芡实交易市场。芡实8月初开始采收,采收期将持续到10月份。
靖江市新桥镇五星村芡实种植基地负责人袁用江告诉记者:“现在有接近20个工人,每天采收在5000斤左右,头茬5000斤左右,中期可能有10000斤 每天采收送到苏州市场。”
芡实又名鸡头米,形似莲子、色如珍珠,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近年来,五星村通过发展芡实种植产业,不仅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了部分农田荒废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预计今年芡实总产量将达32万斤。
眼下正是菱角成熟的季节。在姜堰区俞垛镇何祝野村一处百亩菱塘内,几名头戴斗笠的采菱人一字排开,加紧采摘菱角。
姜堰区俞垛镇菱角种植户柳存兰说:“工人每天在四点就到塘口来采菱,他们每天能采1200多斤。到目前为止,我这个塘已经有6万多元收入。”
据了解,俞垛镇菱角种植面积500多亩,平均亩产效益超过6000元。近年来,当地利用里下河水面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菱角种植,短短两个多月采收期,能给当地村民带来不少收益。
姜堰区俞垛镇何祝野村党委书记吴高华介绍:“主要品种是溱湖两角菱,在采菱期间,我们解决村庄闲散劳动力40余人,在采菱两个月期间,能够增加村民的收入每人8000余元。”
在泰兴市黄桥镇杨春村,褚扬家庭农场种植的中药材白芷也进入采收季节。据介绍,这批白芷去年10月份播种,经过10个月生长,眼下已经渐次成熟。
褚扬家庭农场农场主褚攀说:“一公斤是6块钱左右,每亩地产量在800公斤左右,现在市场行情还是比较好的。”
白芷别名香白芷,是我国的36种常用中药材之一,以根入药,主治风寒感冒、头疼、鼻冷、牙疼等症,也可作为调料增加食物香味。
褚扬家庭农场种植中药材多年,在这家农场带动下,杨春村与安徽省一家制药企业建立了订单农业发展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种植中药材,促进农民增收。
安徽省某制药企业工作人员李孟雷说:“这个土质特别好,沙地,适合种防风、白芷、板蓝根、菊花等,好多中药材都可以在这里推广。”
泰州台综合报道
编辑:周慧敏
责编:岑丹
审核:戚翔 闻栋
- 三农|打造“泰农服”品牌 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走在前2023-08-19
- 帮忙|高中即将开学妈妈却突发疾病,一起帮帮她!2023-08-19
- 通告|立即停售!停止使用!2023-08-19
- 关注|中国国家公园标识正式发布2023-08-19
- 两高|借力电影《孤注一掷》 民警“反诈值”拉满2023-08-19
- 姜堰|纳凉晚会丰富多彩 居民共享文化大餐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