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6月丰收季,高效农业盘活集体经济
6月丰收季,三夏农忙时。泰州的小麦收割已经接近尾声,而许多地方的南瓜、玉米等农作物最近也迎来了大丰收。
在姜堰区俞垛镇姜茅村,200多亩的大棚南瓜开始陆续采摘上市。姜茅村种植的贝贝南瓜,每年成熟两茬,亩产达到了4000斤,由于品质好,口感糯甜粉,受到了食客的欢迎,每天前来收购的客户源源不断。江苏省睿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江坤告诉记者:“姜茅村的贝贝南瓜,跟我们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定期过来采购,收购回去的南瓜,我们把它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美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种植户姜庭红这两天忙得不亦乐乎,每天组织工人采摘、打包、装车,好的收成也给他带来了好的收益。“今年的南瓜收成比较好,每亩田4000块钱的纯利润,我种了几十亩田,全年纯利润在20万元左右。”姜庭红高兴地说。
近年来,姜茅村积极探索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新途径,采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下一步,姜茅村将把贝贝南瓜打造成集种植、观光、采摘、研学为一体的综合体,让小小南瓜做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大文章。姜堰区俞垛镇姜茅村党总支书记姜庆中介绍:“我们专业合作社,每年解决当地闲散劳力40人左右,每名工人每年能拿到2万元左右的工资,同时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左右。”
同样,在姜堰区娄庄镇,香甜软糯的玉米也迎来成熟,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打包。在泰州地区,玉米大多数露天种植,而这里则种在大棚里。姜堰区娄庄镇娄东村党总支副书记夏祥告诉记者:“大棚内种植可以缩短玉米的生长周期,提前上市抢占市场;第二个方面,我们大棚种植玉米,方便日常管理,对于喷淋、施肥、授粉等方面,都可以进行一个正规统一的管理。”
实际上,这些大棚原本种植的是西瓜。为最大限度保证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今年开始,当地采取玉米、西瓜轮作模式。从2月份到10月份,种收两季玉米。次年,则培育西瓜。种植模式高效集约,品种选择也有讲究。眼下,成熟的玉米品种是澳甜糯75。除了口感甜、糯、嫩外,它结实饱满,单个重量约350克,比一般品种重15%左右。如此一来,玉米的销路不愁,价格也高于市场上的其它品种。姜堰区娄庄镇娄东村党总支副书记夏祥介绍:“我们每天有一千多斤销往南京、上海等地,剩下来的一些玉米,主要是供应给我们本地的商超企业,以及周边乡镇的零售。”
据统计,今年这处玉米种植基地亩产约2000斤,预计两季的总产量在12万斤左右,带动村集体增收近15万元。
记者:陈小康 聂庆桢 黄俊
编辑:赵采薇
责编:赵倩倩
审核:戚翔 闻栋
- 人事|江苏省政府关于刘世虎等职务任免的通知2023-06-09
- 最新|江苏疾控权威发布!2023-06-09
- 关注|全球首个!获批紧急使用2023-06-09
- 扩散|山东多家景区官宣:这些人免门票!2023-06-09
- 速看|首届“江苏最美军嫂”候选对象公示,泰州入选的是……2023-06-09
- 海陵|率先完成!惠及3414户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