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泰州:变废为宝 推进秸秆离田利用
眼下正值夏收季节,泰州市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
在姜堰区娄庄镇马赛村秸秆储存点,秸秆打捆机正在油菜秸秆上来回穿梭。碾压、粉碎、收集、打捆一气呵成,短短2分钟,一个高约1米、重达500斤的秸秆捆就已经成型。这样一个高效的打捆机组可完成7-8个村油菜秸秆的处理。江苏恒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友恩介绍:“每天可以达到1000亩油菜杆,接近300吨,每天可以处理打包运送。”
这样的打捆机组还可以在田间机动作业,实现稻、麦秸秆的即收即处理,清洁率在90%以上。
今年,姜堰区将娄庄、张甸等4个镇列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镇,计划将25%的麦、稻秸秆实行离田利用。试点区域的秸秆全部由第三方公司免费进行收集、打包,以每吨300多元的价格运输到附近的源怡能源有限公司进行生物质发电。这样既解决了农村秸秆处理的大难题,还能满足生物质发电厂的燃料需求。据初步测算,仅娄庄镇今年就将回收秸秆3万吨左右,可发电约1800万度,节约标煤约2万吨。
江苏源怡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厂长田兵说:“一吨秸秆在我们这能转换成600多度电,一吨半秸秆相当于普通的5000大卡煤一吨,电厂全年运行的话大约能燃烧22万吨的生物质燃料,这样节约了标准煤在9万5000多吨。”
今年,泰州市继续加大秸秆离田利用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各地建立可推广、可持续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模式。
在靖江市首个试点建设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油菜、蚕豆等秸秆经粉碎后通过智流膜堆肥装置制作成有机肥,实现农业农村废弃物与农业生产的有机融合。在这里,每小时可处理秸秆7-9吨。
靖江市斜桥镇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翠红介绍,这个项目投用后,解决了广福村、江平村、海圩村、筱山村800多亩油菜等小众农作物的秸秆禁烧难问题,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据了解,今年,泰州市将继续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全市今年小麦离田利用面积约26.9万亩,预计产生离田秸秆11万吨,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10.5%。
记者:茅健卫
编辑:陆楚媛
责编:岑丹
审核:戚翔 闻栋
- 反诈|高度警惕!中消协发布警示!2023-06-07
- 公示|江苏最美!泰州上榜的是……2023-06-07
- 快讯|新鲜出炉!泰州考生的作文题是这道!2023-06-07
- 视觉|首场开考前,送考老师声声叮嘱2023-06-07
- 关注|这几所大学要停办了!2023-06-07
- 揭秘|高考试卷哪里印刷的?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