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悦读•美文里的泰州|朱纾:古盐运河的两千年
朗读:朱纾
朱纾,泰州交通广播节目主持人。
古盐运河的两千年
作者:严勇
古盐运河从扬州茱萸湾经过宜陵东行至海陵,绕南城再往东过姜堰、曲塘、海安,最终抵达如皋蟠溪,全长100多公里。古老的运河、灵动的水流、奔涌的浪花,勾勒出一幅幸福的民生画卷。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下令废除江都国,改为广陵郡。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又下令设置临淮郡,下辖29县,海陵县就名列其中。
自此,盐运河畔,一座城孕育而生。伴随着南门桥下的河水潺潺,盐运河赋予这座城市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沟通串联、内延外拓的广阔气度。从此海陵城不再局限于海边一隅,它便利的水上交通,让吕岱、张怀瓘、郑板桥这样的俊杰走了出去,从而站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他们的名字。
隋代开挖的大运河,沟通串联了古运盐河,使得海陵搭上了水上“高速”。唐代开元元年,于海陵县设置海陵监。海陵监,为全国十大盐监之首。海陵监所产之盐,被称为“吴盐”。“吴盐胜雪”,让海陵的盐味里由此渗入一种艺术的味道。一时间,吴州以后的文化、经济、宗教的全面起步,使得海陵成为当之无愧的“淮海名区”。
北宋,距海陵监的设立已有几百年历史,它见证了一座城市由初步崛起走向繁荣富庶,并由此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盐官文化现象。这其中既包括名臣名宦,也包括他们的名篇佳作,更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它们散落在广袤的苏中平原上,如一面面穿透时空的镜子,折射出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气息。海防工程捍海堰,横亘蜿蜒在黄海之滨,成为一个时代最庄严的丰碑。胡瑗开创的“苏湖教法”,改变了整个北宋的教育面貌。泰州“五相”“五贤”的相继出现,更是成为文昌北宋最好的诠释。
明代,盐运河畔,走出了一位平民哲学家——王艮,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学术史上第一个具有早期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哲学学派——泰州学派,冲破了传统儒学的层层束缚而问世。黄宗羲曾评价说:“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诸公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节。”
古盐运河浩浩汤汤,流淌两千多年。河畔城市,因之而立,因之而兴。沿着古运盐河,散落在海陵大地上的古盐运文化遗迹,依旧在千年的风雨沧桑中,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本信息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编辑:李子韵
责编:康希
审核:吴军
- 提醒|警方紧急发布!泰州家长立即检查孩子手机是否安装这三款软2023-05-17
- 严查|行政处罚!涉及泰州这14个小区……2023-05-17
- 喜讯|江苏唯一!泰州这里入选……2023-05-17
- 反腐|泰州港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凯接受监察调查2023-05-17
- 时政|省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05-16
- 项目|泰兴轻烃深加工项目投产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