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打开促进消费“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今年以来,海陵区供销合作总社紧扣地方特色,通过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为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给力“撑腰”,全力打开促进消费的广阔空间。
海陵区苏陈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是为群众提供生活用品、电商、物流、文化休闲、直播带货等综合服务,并带动特产销售的综合线下平台。中心大厅摆放着地产特色农产品,前来购买商品、办理服务的市民都会来这里看看。上个月,一款“吉祥米”在这家门店销售了300袋,这让中心工作人员对农产品从乡村“供”到城市“销”的内循环模式信心倍增。
“吉祥米”来自海陵区北郊,种植面积1400多亩,今年总产量有140万斤。海陵区供销合作总社成立的苏海优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进行收购,并通过品牌打造在“苏海优供”线上线下等渠道销售。
海陵区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缺少拳头农产品,苏海优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指导经济薄弱村申请农产品注册商标,并为村民提供农机租赁服务,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逐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流通体系、经营体系等,助力苏陈镇周埭村的有机大米、华港镇的菜籽油等一批优质农产品走进了商超。
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压力较大。进入新时代,围绕供销合作社如何为农服务、如何发挥国营主渠道功能,海陵区通过拉动“农产品上行”,推动“工业品下行”,用改革激发供销系统发展活力,拓展了市场空间。
在市区泰山公园附近,苏海优供泰州体验中心是海陵区供销合作总社开设的便民服务点。这里有平价销售的特色农产品,有24小时营业的智慧无人超市,还有时尚的工业品体验馆,陈列着本地工业企业生产的功能型沙发、小家电等产品。
改革过程中,海陵区供销总社十分注重品牌塑造,推动自主品牌与区域公共品牌相结合,获准在下辖门店销售的地产优质商品将被授权使用“苏海优供”商标,在消费市场进一步不断提升知名度。
截至目前,海陵区已经成立4家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城市便民服务中心。眼下,海陵区供销合作总社正在通过这些供销改革“新样板”,谋划设立更多“双中心”,同时与天津供销集团展开深度合作,努力打造“苏海优供”农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力放大供销社国营主渠道力量,助力地方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记者:王彬彬 周鑫
编辑:赵采薇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人文|刘香河将携新作走进市图书馆本土作家见面会2022-11-25
- 直播回看|泰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胡文走进122022-11-25
- 通知|泰州大剧院近期部分演出延期2022-11-25
- 关注|《新华每日电讯》点赞姜堰这一做法2022-11-25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06-09
- 防疫|靖江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通告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