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记忆|泰州历史上的大暑大旱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2-08-14 10:06:14 查看数:0

热!热!!热!!!

“热”,是这个夏天当之无愧的热词。今年泰州的高温刷新了两项纪录——单日最高温度、高温持续天数。

气象学上将单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截至8月13日,今年夏天泰州已有27个“高温日”,为有准确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其中,6月16—19日连续4天“高温日”;7月5—15日连续11天“高温日”;8月2—13日连续12天“高温日”。8月9日,靖江以39.7℃成为全省最热的地方。8月10日,靖江气温退居全省高温榜眼位置,但却以40.6℃打破泰州地区高温纪录40.5℃。同日,泰州市气象台发布了最高级别高温预警——红色预警信号。8月12日,靖江又以41.1℃再度刷新最高气温纪录。

8月13日16时03分省气象台高温预警

气象部门解释,今夏晴热高温,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强盛,陆上高压脊东移,加之偏南风助力,从而使得气温不断飙升,而理论上可以减弱高温的台风和降雨则比以往同期明显偏少。台风方面,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台风生成数比往年减少2.5个,而且至今仅有一个台风登陆。降雨方面,从5月1日—8月14日,泰州降水明显偏少,比往年同期减少2—5成,梅雨少雨。没有台风的驱赶,没有雨水的有效的压降,晴天持续,“高烧”不退。

持续高温致使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严重

自古炎夏难熬,历史上泰州极端高温天气也偶有出现,地方志书有所记载。泰兴旧志记载,“清康熙十年(1671)六月,旱,异暑,民有渴死道路者”“清嘉庆十九年(1814)夏,大旱,河尽涸”。

《光绪泰兴县志》旱情记载

民国时期,泰州地区各县始建气象观测机构,主要观测雨量、气温。民国18年(1929),泰州地区夏大旱,损失严重。兴化乌巾荡、车路河、海河等均已变成人行大道,受灾耕地达196万亩,占当时总田亩88%以上,损失粮食4.98亿斤(《兴化民政志》)。泰县全年雨量只有455.9毫米,夏季降水只有121.9毫米(《民国泰县志稿》)。泰县受旱面积67万余亩,损失庄稼103万余石,各种损失约500万元;靖江县受灾面积10万余亩,粮食损失40万石,各种损失约10余万元(《扬州市志》)。

民国时期泰州农村

1952年至1962年,兴化、泰州、泰兴、靖江、泰县先后建立气象站,观测、预报天气,开始建立系统完整的气象档案资料。《泰州旱涝风虫等灾害年表》记载,1966年泰州地区降水偏少,形成“空梅”(梅雨期几乎无雨),最高气温39.4℃。7月中旬至8月上旬,高温亢旱,其中共有21天的气温超过了35℃,特别是8月上旬偏高最为突出。泰州是鱼米之乡,西汉就建海陵仓,《隋书》有“海陵盛产桃花米”记载,陆游有“香粳炊熟泰州红”赞誉,但载入史册进入诗文的海陵红粟的产量历史上屡受盛夏高温干旱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泰州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也曾一度受到高温旱情影响。《泰州志》记载,1966年盛夏的高温旱情造成水稻空瘪粒增多,玉米、棉花等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损失较大。

20世纪50年代泰州消防队员在智堡抽水灌溉农田抗旱

1978年也是一个高温干旱年份。泰州各地久旱无雨,盛夏高温,旱情非常严重,全年雨量不足400毫米。《泰县志》记载,全县80万亩农田受旱。《兴化市志》记载,1—9月总降水量仅有321毫米。《泰兴县志》记载,5—9月无雨,多处地方水源枯竭,受灾农田86.74万亩,成灾27.56万亩。1988年的高温酷暑令人记忆犹新。1988年,泰州地区在7月份出现持续的高温,7月5日超40℃。7月14日,最高温度仍然达到38℃,多人因中暑就医。蔬菜生产受灾严重,产量下降,市场供应遇到困难。

1988年7月14日,泰州市玻璃厂厂医在给一线工人做高温体检

新中国成立之前,高温大旱之年往往形成大灾,尤其是粮食减产会导致第二年春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水利建设的不断加强,泰州地区形成了“抗旱、排涝、航运”三结合的河网体系,抗旱能力不断增强,有效化解了高温干旱可能导致的旱灾。

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

今年入夏以来,长期高温少雨,水面蒸发量加大,加之长江大通流量持续减少,外江潮位偏低,全市内河水位持续降低。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全力抽引江水,日均引水5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蓄水量,充分发挥了骨干水利工程的抗旱作用。8月6日,泰兴马甸枢纽也开机从长江向内河抽水,沿古马干河向通南高沙土地区输水,3天内泰兴黄桥内河水位从2.28米回升至2.5米。

多年来持续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史上最热的夏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烧烤模式”后,泰州各地各部门有效应对高温天气,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未受明显影响,社会保持安全稳定。

来源:记忆泰州

编辑:樊锦华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