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连续高温易“暴怒” 心理“降温”要及时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连日来的高温天气,使不少市民出现了焦虑、易怒等 “亚健康” 精神状态。心理专家提醒,高温季节,市民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及时做好情绪“降温”工作,预防情绪“中暑”的发生。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体会处于“易激惹状态”。不少人会感到心烦气躁、思维紊乱,往往为一点小事便大动肝火,这就是“心理中暑”,又称“夏季情感障碍”。心理专家表示,这是人类在习惯了平时气温的情况下,突然面对高温刺激做出的应答式反应,是夏季正常的心理反应。
泰州市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如齐表示,高温天气“心理中暑”主要表现为情绪、认知和行为异常。市民在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和做好防晒、防护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和情绪管理,必要时可以通过一些物件宣泄情绪。
李如齐建议,可以买一个抱枕,放在沙发上面,有时实在有火气,就可以揍这个抱枕发泄一下,让恶气慢慢地出掉,另一种方法就是心理暗示法,可以在家里、在工作岗位或者办公室里面放置一盆凉水,在烦躁的时候,不断地朝水盆看,它就会有心静如水的暗示作用。
除了情绪宣泄和心理暗示外,市民还可以根据时段合理地安排工作,让自己的注意力得到转移。另外,也可以通过冥想的方法来缓解烦躁的情绪。
记者:尹友荣
编辑:赵采薇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活动|《主播悦读》9月10日互动获奖名单出炉2022-09-13
- 关注|我省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2022-09-13
- 提醒|备战2023年高考大事安排提前看!2022-09-13
- 直播回看|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向荣走进12345政风热线直播间2022-09-13
- 关注|我省2022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选调工作公告2022-09-13
- 人事|海陵区干部任前公示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