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高考|使用智能志愿填报系统需谨慎

来源: 编辑:赵采薇 2022-06-28 16:15:07 查看数:0

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和家长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志愿填报。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如何筛选出心仪的大学和专业是他们最关心的。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应运而生了一些销售志愿填报卡的商家和志愿填报软件。那么,这些服务,靠谱吗?

在某网络电商平台上,记者输入“志愿卡”三个字后,出现了不少与之相关的产品,价格在数百元不等,品牌也多达14种。以某店铺销售的“2022高考志愿填报卡”为例,卖家表示,消费者下单成功后,需要登录对应的网站或者APP,输入志愿填报卡上的卡号、密码,就可以成为会员,享受选大学、挑专业、查数据、智能填报等多项服务。

某志愿填报网客服人员介绍:“只要输入高考分数,系统就会显示适合的院校和专业。准确率方面,去年达到了99.2%。”

同样,在手机APP商店里,记者输入“志愿”两个字后,也出现不少志愿填报软件。记者随机下载几款后,发现智能填报一栏,为考生们提供院校和专业方面的信息,一般分为三类:可冲击、较稳妥、可保底。不过,在使用有些志愿填报软件时,消费者需要充值成为会员,才能完整地查看相关结果。

“如果高校有数据发布,我们这边会实时同步到系统里。可冲击的概率在50%到80%,较稳妥的概率在80%到90%,可保底的概率在98%以上。”某志愿填报软件客服人员说。

随后,记者随意选择了三款志愿填报软件,输入相同的省份、分数、科目后,它们都给出了数百种选择,有的甚至多达800种。不过,记者也发现不同的软件在录取概率上也存在着差异。以南通大学为例,这所高校在其中的一款志愿填报软件中被归类到可保底的范畴,而在其它两个志愿填报软件中,南通大学既不属于可保底的类型,也不在较稳妥的序列。

那么,对于类似的智能志愿填报系统,广大考生家长是怎么看的呢?考生家长郭小芳和周凤勤表示不会选择这些智能志愿填报系统。因为相关的信息,网络上都可以查询到,具体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联系高校。

不过,也有些考生家长觉得智能志愿填报系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相关的结果也可供选择。考生家长杨小梅和杨忠便有过使用经历,她们认为这些智能志愿填报系统提供的信息比较清晰,省去了筛选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参考。

的确,正如部分考生家长所说的那样,智能志愿填报系统的背后是一个容纳各高校历年高考招生信息的数据库,通过算法分析,作出了系统化和可视化的判断,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生和家长们梳理信息的压力。不过,专家认为,概率性预测分析只能作为参考。

泰州学院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康颖认为,智能志愿填报系统存在三点不足,首先数据往往不完善。再者,系统不能综合考虑考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多个因素。最后,一些系统为了追求系统的可靠性,提升家长和考生的满意度,往往会降低录取的概率,导致出现高分低就的现象。

因此,志愿填报不能依赖某个智能化工具,而应综合、全面地考量。专家建议,考生首先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了解各省、各院校的招生信息。另外,考生更要根据分数的位次,并结合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先初选一部分院校,再进行细分。同时,在志愿填报方面,考生们也要注意梯度的设置。

康颖介绍,按照江苏省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考生应当按照‘冲 稳 保 垫’的原则,填满四十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有六个专业志愿也尽可能地填满。

智能志愿填报系统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工具,客观的数据无法感知考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而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无数考生通过纸质的招生信息同样找寻到了心仪的大学。静下心来、结合实际、审视自我、理性判断或许是志愿填报最靠谱的方法。

记者:聂庆桢

编辑:赵采薇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