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悦读|五一的致敬:这位泰州全国劳模始终从零开始
朗读:葛尧
葛尧,泰州广播电视台电视主持人。
个人标签: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
始终从零开始(节选)
作者:洪宗礼
上世纪50年代末初为人师,血气方刚,最使人烦心的是改作文。有位同学写作水平一般,却一次写满一本交来,错别字、病句又多,可谓“荆棘丛生”,一篇作文改到深夜也改不完,一怒之下,手中蘸水笔的尖锐笔尖猛戳到作文本上,扎出一个洞。望着被墨水濡湿的殷红一片,我才渐渐冷静下来。次日,我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带着内疚而又埋怨的语气说:“弄污作文本本该向你检讨,可你把作文写得这样长,错字病句又那么多,能体会老师的苦衷吗?”那同学沉默不语,泪水渐渐出眶,口中嗫嚅道:“我想将来当个作家。”学生的轻轻一语,我的心头一震:透过学生的作业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的学习心态。学生有很高的写作热情,自己却发火抱怨,足见我在大学里学的教育学、心理学还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致用。
此后,我对这位同学热情鼓励,引导他把几百字的短文写好,再逐步学写长文。后来,这位学生毕业参军入伍,不久便当上了通讯员,过了几年,成了一位将军的秘书。经过多年奋斗,他成了一位军级文职干部。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影响深远。它使我悟出一个重要道理: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可以“登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才能“入室”。于是,我以零为起点,开始了新的跋涉。我在床头柜上写下“情操高、教风实、教艺高、基本功好”十三字箴言,写下几百篇教育教学札记,制作了几千张卡片。而我所研究的着力点逐渐放在了语文教法的改革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扬州大学,拜访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史家顾黄初教授。我和顾先生在他家开起了“研讨会”,最后形成共识:用教材来制约教法,用先进的教材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说干就干,1983年我草拟了教材编写方案。教材编成,亲自执教,初战告捷,我的人生事业又一次从零开始。
20年来,我主编了三套经国家审定的初中语文教材,累计发行7千余万册。第三套教材推行到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教材之一。
进入花甲之年,本应“解甲归田”,颐养天年,但我觉得自己的语文教改之路尚未走完。这一次从零开始,我毅然承担起“九五”“十五”两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参与该课题研究的人员有中外学者专家近200人,组成一个庞大的学术研究的“非常集体”,而我总是说,我是“小马拉大车”。“小马拉大车”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不断从零开始自我超越的精神和勇气!
回眸自己50年走过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学术研究之路,深深感到,如果把人生比作“圆”的话,那么“圆”上的每一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每一个终点又都是我的事业的新起点。我时时牢牢记住:只有不断树立起“始终是从零开始”的观念,才能跨越一个个巍巍峰巅。
(鸣谢江苏省泰州中学傅振宏、泰州市总工会金鑫组稿支持)
编辑:康希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时政|全省台风“梅花”防御视频调度会召开2022-09-13
- 省残运会|我市12名残运田径健儿节日刻苦备战2022-09-13
- 民生|新一轮“房地产政策”助推楼市升温2022-09-13
- 暖新闻|漫漫70年,他终于落了泰州户口2022-09-13
- 关注|江苏发布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安排2022-09-13
- 关注|市社科联深入企业找课题 为优化营商环境献策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