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 雨水缠绵
一夜降温18℃
从“初夏”重返“冬末”
昨天成为了今年入春以来的第一个气候转折点。雨水大风轮番上场,气温换季式下跌,一夜之间仿佛从初夏回到了冬末。据预报,之后还有一波更猛烈的降温,最高气温仅剩个位数,阳光难觅踪影。大家要紧跟上气温多变的步伐,已经换下的羽绒服、棉服可能又要穿起来了。
冷空气接连到来
气温断崖式下降
人们赞美春天的温暖和煦,其中王安石的《春风》,最能体现出春天的本质:“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春天的风雨就是这样“时好时坏”,吹得花开,又吹得花落。昨天,我市刮起八级大风,部分地区下起了暴雨。气温直线下降,16日15时气温升至26.6℃,昨天仅剩7.8℃,下降了近18℃。一夜之间如换两季,短袖换棉袄。
正在影响我市的这股冷空气,单从它本身的实力上来说,并不能算强悍,但由于前期基础气温较高,所以降温幅度显得较大。而且这并不是结束,还会有一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对气温的打压会更加明显。气温将在20日至21日左右“触底”,最高气温仅有7℃。
这算倒春寒吗?从气象学上说,倒春寒一般是指每年春季(3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这次冷空气到来前,3月上旬升温迅猛,江苏气象表示平均气温刷新历史新高。而本周大降温过后将重新感受到冬日的寒意。按这个标准的话,这次也可以说是一次“倒春寒”过程了。
“又是一年春来早”经常被人们用来赞美春天到来,但从气候规律来说,“春来早”并不一定是好事,这不仅打乱了循序渐进的节奏,也打破了承上启下的季候概念。不该热的时候热了起来,这样的热总显得不那么堂而皇之,所以,早来的春天通常“春如四季”。
那么,气温何时再次回升呢?目前来看,一直持续到3月22日,气温都比较低迷,大家需要在寒意中坚持一段时间。
雨水缠缠绵绵
强对流多发
朱自清说:“春天,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这种天气在气象学上,有个术语叫“春季连阴雨”——连续三五天或者以上的阴雨天气(中间可以有短暂的日照时间)。可以说,我市的“春季连阴雨”模式已经启动了。
“春季连阴雨”和夏季的梅雨有什么区别?除了产生降水的天气形势有所不同,春季连阴雨整体上温度偏低,日照少,雨量也不算大。梅雨就彪悍多了,温度湿度都杠杠的,雨水也下得痛痛快快。接下来的几天,雨水会经常“报到”。从市气象台的预报来看,绵绵的春雨可能要一直下到3月22日,小雨、中雨、大雨、雷阵雨……会频繁出现,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强对流天气也会频频现身。每年的3到5月份,是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多发期。
暖湿气流的加强,会带来很多水和热量,让大气里积蓄了能量。这个时节,北方的冷空气还会时不时地前来。冷暖相遇,强对流天气就出现了。大气里的水和能量短时间里释放,就会出现雷电、短时暴雨和大风甚至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的特征,是来得特别快。这段时间,大家多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工作。
春分时节
春菜正鲜
本周日进入“春分”节气。欧阳修曾这样赞美“春分”:“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昼夜平分。此后,北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古人把春分细分为三候,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生”,三候“始电”。燕子飞来、春雷发声、电闪雷鸣。从春分开始,大自然会变得有声有色起来。
虽然遇上“倒春寒”,但是春天的脚步并不会随着湿冷的天气停下来,春天的菜场依旧热热闹闹。最近亮相的是河蚌。不要担心难处理,就像买鱼一样,处理的过程一般摊主会代劳,无论红烧、爆炒、炖汤,只有一个字:鲜。清明前的河蚌最干净,肉质肥厚,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
除了鲜,最近大家的饭桌上有没有变“绿”了?去菜摊上一看,马兰头、荠菜、水芹菜个个绿得清清爽爽,嫩得掐得出水来。
还有就是刚上市的蚕豆,眼下正是鲜嫩的时候,一直能吃到立夏。把蚕豆外面粗厚的壳衣剥去,里面的蚕豆就像是脱下厚重冬装一般,显露出春日的小清新。作家汪曾祺特别爱蚕豆,他说:“蚕豆是很好吃的东西,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零食。各种做法,都好吃。”
来源:泰州新闻网
编辑:余盈
责编:周静
审核:戚翔
- 时政|全省台风“梅花”防御视频调度会召开2022-09-13
- 省残运会|我市12名残运田径健儿节日刻苦备战2022-09-13
- 民生|新一轮“房地产政策”助推楼市升温2022-09-13
- 暖新闻|漫漫70年,他终于落了泰州户口2022-09-13
- 关注|江苏发布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安排2022-09-13
- 关注|市社科联深入企业找课题 为优化营商环境献策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