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泰兴:强化“四先”意识 争当跨越赶超发展先锋》之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

来源: 编辑:悦鸣 2022-01-11 18:49:31 查看数:0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泰兴市通过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不断完善引才、育才和创新创业等政策支撑,吸引各方青年人才相约泰兴、涌聚泰兴、相守泰兴,为泰兴“当好沿江地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同提升的标杆城市”提供坚实智力支持。系列报道《泰兴:强化“四先”意识 争当跨越赶超发展先锋》,今天推出第四篇:《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在泰兴高新区人才科技广场,80后李潇峰在和他的团队进行园区资本化项目投研分析,加快引入社会资本,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李潇峰老家在山东临沂,是美国范德堡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学、经济学双硕士。2021年9月,李潇峰选择落户泰兴,成为高新区的一名企业高管。


泰兴市智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潇峰说:“我觉得这个地方非常好,比较重视人才,而且对青年人比较有吸引力,我也愿意扎根在这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高新区丰富资本化运作思路,帮助更多的园区企业上市。”

城市承载青年梦想,青年引领城市未来。2021年10月,泰兴市启动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出台人才新政“双十条”,全方位营造多姿多彩的生活氛围、文化氛围、创新氛围,让城市“年轻态”、有活力、后劲足,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落户泰兴,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共赢未来。


泰兴高新区着力推进“青年友好型”小镇建设,全力打造高端创新要素快速汇聚、年轻时尚元素极为丰富、青春活力魅力充分彰显的美好小镇。


泰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谭吉汛说:“大力实施青春‘集聚’、青春‘乐享’、青春‘梦想’,以及青春‘成才’计划,加快完善配套功能,持续提升小镇‘青和力’、吸纳力、凝聚力和承载力。”


产业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所在,产业的竞争力决定了城市的竞争力,也决定了对人才的吸引力。泰兴市注重发挥产业园区聚才主阵地作用,大力建设产业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小试中试基地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以平台引才揽智、集聚创新要素、助力产业发展,为特色产业向高端攀升提供“人才引擎”。在黄桥经济开发区,围绕打造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当地专门成立了产业研究院。


泰兴黄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朱俊说:“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的多广度优势,承办好全国生物制造与未来食品前沿技术研修班,吸引广大青年人才。同时依托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研究院,吸引各类人才前来技术攻关和产业孵化,把黄桥打造成为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行业高端人才的集聚地。”



泰兴市出台的《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十条政策》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既回应了基础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个性化需求,又畅通了人才发展的分阶段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发展对青年的吸引力、吸纳力和承载力。


在泰兴市新材料研究院,90后郑修安正和同事忙着做实验,为新型红光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筛选最合适的生产工艺路径,加快量产进程。郑修安老家在安徽,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之后,他选择到泰兴工作,成为夏禾公司的一名研究员。


夏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研究员修安说:“到泰兴后,发现泰兴是一座很不错的城市,这边的产业很完善,政府对人才很优待,对青年人很关照,是一座适合青年人进行研发生产和宜居的城市。”


郑修安入职的夏禾公司总部在北京,主要研发新型有机发光材料。2020年,夏禾公司投入10亿元,在泰兴经济开发区建设新型OLED材料生产基地。目前厂房已经基本建成,即将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北京夏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仁茂说:“园区的研究院对我们前期研发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帮助,今年下半年,我们会把在北京总部的工艺研发团队,全部转到泰兴来。之所以选择全部过来,就是看中泰兴的发展预期,以及对人才的重视。”


2021年,泰兴市引进高层次人才领办创办项目75个、高层次人才665人,服务“凤城英才卡”持卡对象95人,兑付购房券509万元,将2022年人才专项资金从1500万元调增至5000万元,用“真金白银”表达聚才用才留才的“真心实意”。


记者: 梁   军 金小鹏

通讯员:徐   路  王翔

编辑:悦   鸣

责编:邵晓霞

审核:唐   波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