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滨江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圆梦全面小康】
泰兴市滨江镇紧扣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丰富城乡建设内涵、拓宽产业富民渠道,推动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攀升。
在泰兴市滨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玻璃温室大棚内,几位农民正在平整土地,为立体化种植草莓做准备。这个成立仅一年的农业园区,拥有900个钢架大棚,每年可以上市4000吨草莓,帮助当地数百户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在扩大草莓种植规模的同时,园区最近又在筹划深加工板块,完善草莓产业链链条。
泰州市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斌说:“就规模来讲,在全国排在前10的位置上。下一步,我们想以园区为核心,把草莓产业做大做强,辐射周边一些零散的草莓种植户,把他们纳入我们草莓产业体系里,带动他们共同致富。”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紧靠长江的滨江镇以化工产业闻名,目前拥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多家企业。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滨江镇深入践行“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和谐的高效统一。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安环总监杨志波说:“未来化工企业的竞争、就是安全、环保、质量的竞争。我们虽然是一家新建企业,但这几年每年在环保上的投入都在100万元以上。我们就是要通过高投入、高标准,来确保企业的绿色发展。”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新发展理念让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也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新星村在2018年被纳入长江生态廊道拓展区,这几年,村里陆续关停了原本风生水起的小企业,一心一意向环境发展要效益。原先种不了粮食养不了鱼的废地,村里因势利导,将它改造成了有水、有树、有花,与周围村庄融为一体的湿地小游园。
筑牢生态底色,凸显水韵特色,丰富革命红色,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在滨江镇,类似新星村这样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发展故事正频频上演。
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葛毅说:“对于我们来说,有义务也有责任进行回报。我们计划投入1亿元,利用新星村的闲置厂房地块,建设一个集餐饮娱乐、商务接待、文旅康养为一体的服务业项目,助力村里发展旅游业。”
2020年,滨江镇31个村实现经营性收入均超过45万元,其中有17个村跻身经济强村行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000元。
随着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农村的环境越来越美,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印桥社区有近1600户居民,他们都是拆迁安置的农民。在新家园里,大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都有了明显改善。
泰兴市滨江镇印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殷峰琴说:“我们将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进一步做优环境,改善服务,让集中居住的农民在生活质量上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不断增强大家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
围绕打造 “经济发展新高地、乡村振兴样板区、幸福民生示范区、党建法治引领区”的发展目标,滨江镇广大干部群众正在赓续奋进、砥砺实干,力争到2025 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开票销售、工商税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380 亿元、1500 亿元、80 亿元、45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年均增长7%以上。
泰兴市滨江镇党委书记黄峰说:“我们将全力以赴强产业、促转型,尽心竭力惠民生、增福祉,持之以恒筑板块、谋振兴,坚持不懈夯基础、提品质,努力建设经济更强、百姓更富、环境更美、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的新滨江。”
全媒体记者:梁军 罗巍
编辑:徐佑阳
责编:邵晓霞
审核:唐 波
- 榜样|55岁老民警的一个举动 被网友点名“最美”2022-09-15
- 非凡十年|姜堰:十年破局开路 “康养名城”动能澎湃2022-09-15
- 民生|约二十年树龄梧桐树倒伏 一辆私家车受损严重2022-09-15
- 关注|台风“梅花”北移减弱 长三角铁路停运列车陆续恢复开行2022-09-15
- 通知|泰州市教育局:9月15月全市停课1天2022-09-14
- 关注|刚刚“梅花”登陆了 江苏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Ⅱ202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