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英雄杨根思》第三集:血洒小高岭
今年11月29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牺牲70周年纪念日。泰州广播电视台特别策划制作了三集系列报道《特级英雄杨根思》。今天请看第三集:《血洒小高岭》。
特级英雄杨根思
第三集
血洒小高岭
↓↓↓
1950年的冬天,恰逢朝鲜50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夜间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而长津湖地区又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时为志愿军第9兵团20军58师172团1营3连战士杨德盛:“你的耳朵不能摸,一摸就掉了,冻硬了嘛,水也没得喝,吃那个雪,雪也扒不动,冻得梆硬的,就用刺刀、洋锹就撬,撬一块就这样含一含。”
11月7日,杨根思随部队进入朝鲜,接着带领连队连续急行军20天,提前3小时赶到集结地域。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美军飞机)不停地在飞,侦察,(一旦)他发现你了,他就丢炸弹了,晚上就翻郎林山,雪已经差不多有1米深,往山上越去雪越深。”
11月28日晚,杨根思接到“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1071.1高地和它东南侧的小高岭,切断美军南逃退路”的任务。
1071.1高地是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则是1071.1高地往前延伸的一个屏障,刚好卡住下碣隅里通向古土里、咸兴、元山的公路,而这一条公路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
“杨根思连”所在集团军原秘书群联处处长刘小东:“为什么如此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三连,因为三连连长是杨根思!入朝作战前,他就是全军闻名、屡立战功的‘全国一级战斗英雄’。”
接到的命令后,杨根思带领三连官兵,急行军130里,于11月29日凌晨3时许,从九连手中接下了1071.1高地和小高岭。
此时,三连靠5斤杂粮,已经坚持了20多天。战斗前,营部分给三连一筐土豆。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群众拿4个,党员就发2个,干部也发2个,发到最后了,还有一个老兵没有发到,土豆没有了,连长就只拿了1个,把那一个就给了那个老战士。”
天亮前,杨根思给全连做了最后一次战斗动员: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哪怕100个困难,比钢铁还硬,我们都能够克服,不管怎么说,交代的任务,我们都能够完成。”
凌晨时分,杨根思把一排和二排部署在1071.1高地上,自己带领三排登上小高岭。
“杨根思连”所在集团军原秘书群联处处长刘小东:“小高岭是主峰向前的延伸,离公路特别近,是美军最想突破也最容易突破的要点,因为只能容纳一个排的兵力,又没有天然障碍物可以利用,杨根思毅然决定由自己带领三排坚守最危险的地方。”
天刚放亮,美军陆战第一师,在飞机和炮火的支援下,开始向1071.1高地和小高岭发起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分工事摧毁。战斗间歇,杨德盛见到了连长杨根思。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到了第六次、第七次(战斗)这个之间,连长上来就视察,就跟我小声地说,小杨一定要把阵地守好,我回答他,人在阵地在,他就用我们家乡话说,不能当孬种啊,这样我交谈了几句,他还想说,但他没有说出来,以后就时间问题,紧张,赶快就下去了。”
11月29日是漫长的一天,白天在一次次战斗中消失,他们的弹药越来越少,战士也因伤亡不断减员。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连长上来收炸药,连长就从一排,一个班一个班地收,司号员就把它背着,估计可能有7包炸药带下去。”
下午三时左右时,小高岭阵地又响起枪炮声,敌人发动了第九次进攻。小高岭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通讯员王喜、重机枪手陈德胜三个人。通讯员负伤了,机枪子弹打光了,杨根思命令他们立即撤下去,把重机枪带走。
这时,40多个敌人爬上了阵地,已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收集上来的七个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自己壮烈牺牲,时年28岁。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我就在这个树叶子(堆)上趴着,突然之间轰隆一声,我也震起来了,他三排在那个山尖那边,我在山尖这边,火一亮,一团大火,敌人那个帐篷灯也震瞎掉了,指导员也上来了,说了一句,小杨,可能连长不在了。”
1950年12月24日,新华社发出朝鲜前线专电:《杨根思英雄排的不朽业绩》。志愿军总部在全军发起学习杨根思活动,杨根思也由此成为人人皆知的英雄、人人学习的榜样。
“杨根思连”所在集团军原秘书群联处处长刘小东:“两年后的上甘岭战役中,年仅22岁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壮烈牺牲。整理遗物时,战友们发现,黄继光随身携带着杨根思英雄事迹连环画和宣传报道,日记里写道:‘我是学着杨根思的事迹成长的’。”
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通令,对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1951年5月16日,其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2009年9月,杨根思被表彰为“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杨根思被评为全国“最美奋斗者”。
1951年,家乡人民从他牺牲的小高岭上采来一抔泥土,连同他生前的衣服,合葬于此。
2009年,杨根思烈士陵园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杨根思纵身一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红色经典、一个民族的时代记忆,永远定格在新中国的光辉年轮里,定格在后继者的心灵崖壁上。
70年来,“三个不相信”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进。
策划:孙小平 刘芳 唐波
编导:孙小平 冒乃新
文稿:冒乃新
剪辑:刘颖
采摄:冒乃新 刘颖 王娟
包装:申雯
配音:杨杰
- 聚焦|泰州电子信息产业园:推动项目建设再发力再提速2025-01-06
- 关注|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量连续四个月上涨2025-01-06
- 靖江|创新社会治理 托举民生幸福2025-01-06
- 人大代表风采|杨元红:深植基层沃土 探索社区发展致富之路2025-01-06
- 名单|拟认定!泰州50家!2025-01-06
- 关注|需求暴涨!接近断货!涨价至300元一盒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