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新闻】泰州瑰宝|大明衣冠:泰州馆藏明代服饰居全国之冠
新年到了,很多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在古代,人们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呢?在泰州博物馆的馆藏中,有全国最多、品种最丰富的明代服饰,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泰州博物馆二楼的“大明衣冠”泰州明墓出土服饰展厅里陈列着100多件明代服饰,这些都是从泰州地区出土的众多服饰遗物中遴选出来的,包括官吏、命妇、士人、百姓等不同身份的古代人穿的衣服。这些服饰种类丰富、制作精致、款式多样,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明代士大夫和庶民百姓的服饰风貌。
泰州博物馆讲解员丁雯:“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件麒麟纹的补服,它出土于我们泰州的徐蕃墓中,是一个夫妻合葬墓,他的妻子张盘龙入殓的时候就穿的这个殓服,服饰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两个袖子,这两个袖子我们称之为鱼肚袖,我们知道古代人他们没有钱包也没有口袋,他们会把一些细小的钱物纳入袖中,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鱼肚袖了。”
泰州明代墓葬众多,从1979年起至今,相继在泰州西郊九龙桥、东郊鲍家坝、城南莲花池、西北郊森森庄等地,发现了10余处明代墓葬。其中尤以东郊鲍家坝出土的徐蕃夫妇墓葬保存最好,墓主人夫妇的尸体出土时,皮肤富有弹性,栩栩如生,所穿服饰也鲜艳如新。不过出土之后,衣服上的色彩逐渐褪去,只剩下胸口的补子,仍然彰显着墓主人当年尊贵的身份。
泰州博物馆讲解员丁雯:“那么缀于胸前的补子,它是用来鉴别官员身份等级的,像文官用的是飞禽,那武官就是兽类,我们看到的这个补子,它就是一品官员所用的麒麟纹的补服。”
元代之后,泰州地区少有战乱,社会稳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此,在泰州出土了大量的明代服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官服,也有民服;既有礼服,也有常服。服饰种类之多、数量之丰、工艺之精都居全国之冠,明代江南的着装习俗和服饰风尚都可从中窥得一斑。像这顶方巾就非常具有当年的时代特征,这顶方巾的名字还有一个小小的典故。
泰州博物馆讲解员丁雯:“明代的才子叫杨维桢,他上殿见太祖就是朱元璋,太祖就看他戴的这个帽子,问他说你戴的是什么啊,他说此乃四方平定巾也,太祖听了之后就龙颜大悦,这个寓意非常的好,所以规定以后的儒生、生员,就是读书人都要戴着这样一个,四四方方的平定巾。”
明代服饰是中国封建社会汉服的集大成者,而泰州众多的明代服饰,也让泰州市民对明代三百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服饰、风尚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记者 黄桢
编辑 周静
责编 戚翔
审核 单友健
- 聚焦|泰州: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 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2024-09-27
- 时政|泰州市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召开2024-09-27
- 时政|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召开2024-09-27
- 安全|通泰地区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联合应急演练在泰州举行2024-09-27
- 关注|泰州主城区街头飘起“中国红” 迎国庆氛围感拉满2024-09-27
- 文化|大型原创锡剧《大江奔涌》在靖江成功首演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