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狙击之王”张桃芳同乡战友观看电影《狙击手》后这样回忆……

  • 22-02-03 10:31:06
  • 阅读量:0

虎年春节挡,电影《狙击手》再现了泰州籍抗美援朝英雄张桃芳的风采。2月2日下午,张桃芳的亲属,张桃芳的同乡战友,以及陈堡“桃芳”先锋队代表在兴化市陈堡镇集中观看电影《狙击手》,为英雄点赞,为祖国加油。




电影《狙击手》以抗美援朝战争中“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以兴化籍抗美援朝英雄张桃芳为原型,讲述了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手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


张桃芳,1931年出生,兴化市陈堡镇人,在上甘岭阻击战中,张桃芳创造了自己的人生辉煌。他从1953年1月29日开始当狙击手到5月25日止,持续时间为3个月零26天。除去集训、开会等活动外,实际射击时间32天,耗弹442发,毙敌214名,这是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张桃芳因此也被誉为“狙神”,上榜“世界十大狙击手”名单。志愿军总部为其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其“一级国旗勋章”。 


“再现狙击手实战场景,我为战友骄傲”


“匍匐在雪地里,眼睛、眉毛、胡须都沾着雪,真的太真实、太震撼了。”随着电影放映、剧情渐渐展开,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老兵费益昌说,“作为与张桃芳一同参军的同乡战友,我为张桃芳感到骄傲。”


与费益昌一同观影的还有董家斌、金国栋、闵日林、韦茂芝、吴加凤、于属成、秦满荣、郑诗厚,他们都是张桃芳的同乡战友,一并在东台新兵连集训,一同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陈堡镇退休干部、镇关工委副主任时庆涛介绍,当时全镇参加志愿军的有100多人,除去牺牲和去世的,目前活着的还有13人。陈堡籍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英勇、顽强,24军军长皮定均称赞“陈堡出英雄”。英雄的故事,除了张桃芳,还有201团九连炊事班战士孙文中、吴登义,与美军争夺水塘,击杀2名美兵,勇夺水塘取水的故事。后来,他俩事迹还登上了《人民日报


“开展‘冷枪冷炮运动’的时候,张桃芳和我一起到团部集训一个星期。”闵日林看着电影中的张桃芳原型说,随着张桃芳消灭的敌人越来越多,名声大振,从团里到师里,后来到军里演讲、演练、示范……回国后,张桃芳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尽管以后闵日林很少见到战友张桃芳,但他一直以战友为傲,更以战友为榜样。


“长大了也要参军,当个大英雄”


在老兵席的后排,是应邀参加观影的张桃芳等老兵的亲属。“这就是太姥爷,他可顽强呢,长大了我也要参军,当个像他那样的大英雄。”坐在奶奶身边看着电影的黄羽游说。黄羽游今年10岁,他的奶奶是张桃芳的侄女张敏。“过去,听说过伯伯张桃芳的事迹,今天从电影中真实地感受到了伯伯那时在场上的英勇、顽强,真了不起,是我们家人学习、教育下一代的榜样。”张敏表示。



一起参加观影的有张桃芳的侄子、侄女、侄媳、侄孙、侄孙媳、侄孙女婿、重孙女、重外孙等数代人,共14人。张桃芳远在山东的儿子张军未能赶来观影。记者连线采访了他。张军说,父亲虽然离他而去,但父亲在朝鲜战场的坑道里学习射击、英勇杀敌的精神,永远激励、鼓舞着他。他衷心祝福家乡的父老乡亲春节快乐,万事如意,祝家乡欣欣向荣,繁荣富强!


“像张桃芳那样干到底,干到赢 ,把家乡发展好”


“干到底,干到赢”“最冷的枪,最热的血”……正如电影《狙击手》的宣传语,家乡英雄张桃芳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传奇的人生故事,一直让家乡人民引以为豪。陈堡“桃芳”先锋队队长钱雨表示,作为“桃芳”先锋队的一份子,我们要像张桃芳那样,要有一种干到底,干到赢的志气,把家乡建设好、发展好。这是参加观影“桃芳”先锋队的共同心声。 两年前,陈堡镇成立了“桃芳”先锋队,队员由镇村后备干部志愿参加,目前队员发展到46人。



来源:兴化发布

编辑:郑剑云

责编:阚月萍

审核:葛   俊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