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赏花灯 民俗文化有传承

  • 22-02-12 19:27:48
  • 阅读量:0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元宵将至,市面上开始出现各色各样的花灯。随着时代变迁,花灯制作手艺不断创新,花灯也变得越来越精美,唯一不变的是花灯里藏着的那份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美好新年的祈愿。




华艺宫灯厂制作的是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高港宫灯,以造型美观、安装简便、工艺精致等特点闻名。随着工艺的精进,宫灯制作由传统的56道工序缩减为现在的选料、雕刻、拼接、上漆、玻璃绘画等10多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木结构榫卯相接工序,虽然科技不断进步,但为了技艺的传承和制作的精准,高港宫灯至今仍旧保持着手工拼接制作。



泰州市华艺宫灯厂木工常本海:“这个是宫灯上的配件,比较精细,必须要全部手工打造。如果机械打造的话,这个是做不起来的。


除了高港宫灯,市面上的各种花灯也闪亮登场,最受欢迎的同样是传统的手作花灯。在姜堰区凤凰广场,不少市民正在选购手工制作的兔儿灯、荷花灯等。


丁传贵今年78岁,他是自学的制作花灯手艺,最开始花灯里用的是蜡烛,但他发现用蜡烛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更换成了电子蜡烛,既好看又安全。


各式各样的花灯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营造了浓厚氛围。在泰州,元宵节持续时间较长,从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都紧紧围绕着“花灯”展开活动。随着社会发展,新的民俗不断取代旧民俗,唯独新春佳节的民俗风情依旧代代相传,历久而弥新。



海陵区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徐同华:“元宵节又叫灯节,在整个春节期间仅次于除夕和抢财神,属于第三个高潮。在《海陵竹枝词》里面有这样一句,叫‘不管年丰与年歉,家家争买上元灯’。在泰州民谚里面,也有有关元宵‘十三上灯,十四新春,十五元宵,十六牙朝,十七等等,十八落灯。落完灯之后,春节就算正式过完了。


全媒体记者:余典韵 宋兆政

姜堰台:刘钰婷

编辑:徐佑阳

责编:阚月萍

审核:戴浪青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