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悦读•家书】姜尧写给女儿姜伟婧
- 22-01-25 20:59:05
- 阅读量:0
朗读:姜尧
姜尧,1959年生,泰州市海陵区人。曾任春兰集团中层干部,现退休。爱好文学、书法、摄影、抖音制作以及葫芦丝吹奏,曾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泰州市广播电视报》《泰州晚报》等媒体,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工作以及公益事业。
(姜尧与女儿姜伟婧)
女儿出生的第三天,我就提笔给你写了人生中的第一封信,信中写道:
四月二十日晚,你妈住进了市人民医院。至四月二十三日上午,医生经过几天的用药催生都无济于事,于是向我建议施行剖腹手术。我立即与家人紧急磋商,他们大多也表示同意,上午我就在“医疗报告单”上慎重地签上我的名字。中午12:30,你妈(也包括你)被送上手术台。当时,我和你爷爷、奶奶、外婆、姨妈、姨娘都焦虑地等候在手术室门外,心中默默祈祷你们母女平安地渡过这一难关。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到了,孩子啊!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请永远记住这一时刻13:19。“哇”的一声啼哭,你终于绕过急流险礁来到人世……
“还有几个月,我就要退休了。一晃,我的女儿都已经结婚生子了。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快得让我们来不及去回首。”我说,“幸好有这些当年写给女儿的家书,还可以让我们回忆起孩子成长的一些细节。要不是当年我用笔记下来,现在恐怕早已忘了。”
如今,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早在10年前,我将当年手写的20多封、6万多字的家书,又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了我的笔记本电脑里。闲暇的时候,我会翻出来看看。每每看起,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呈现着女儿成长的画面。
女儿周岁时,我在给她的家书中这样写道:回想起来真有趣,在你两个月时,还眨巴着眼睛看着我们小声地“啊!啊!”;三四个月时,发出的声音可响亮多了,而且能说很长时间;四五个月时,你无论睡到哪儿,两个小脚都会不停地乱蹬一气,蹬得床板“咚咚”作响,我们真怕你的小脚受不了;从六个月起,我们开始给你喂一些茶饭;不到七个月,下牙根已长出两颗牙齿,现在上边又长出两颗;八个月时,我们带你去如皋乡下参加你曾外祖父逝世四十周年活动,在那里你看到我们吃什么,就嚷着要吃什么,逗得人们哈哈大笑;我们的伟婧七个多月就能坐在自行车前杠上和我出去玩耍了;九、十个月的时候,你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喊“爷爷”“爸爸”了,会做摇头、再见的姿势。这一年中,你的身体状况还不错。
女儿上小学的第一天,我在给女儿的家书中这样写道:今天是你第一天上小学,在扬桥中心小学一(3)班。你结束了幼儿时代,从今天起你成为一名小学生,因此要求也不一样了。今天上午放学我去学校接你,以后接送你的机会不太多,因为厂里的制度严格起来了,但是你要记住上学的第一天是你爸接送的……
在女儿求职时,我在给女儿的家书中写道:女儿硕士研究生今年七月份即将毕业。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如愿以偿地谋求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去年底今年初,我和你就开始张罗着,天天上网搜索和关注来自各方的招聘信息。短短的三个月,已经报名和参加了市高校辅导员、市直中小学教师、市电视台宣传管理、市社科院工作人员、邻近市中学老师的招聘,以及即将开考的省公务员招录,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招聘……三月中旬的一天,我突然在网上发现邻市教育局招聘4名高中语文老师的信息,需要研究生学历,你正好各方面条件符合。一路过关斩将,你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该市省重点中学的录用机会。这三个月,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悬在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本信息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作者:姜尧
编辑:康希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