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我市首创“抱卵青虾直放技术” 省内推广养殖8.6万亩
经多年试验示范,泰州市农科院在全省首家提出的“抱卵青虾直放技术”应用成熟。连续两年,省内示范推广的8.6万亩青虾基地,实现产量与效益双赢的喜人景象。
眼下,正是抱卵青虾投放的关键期。上午,在姜堰区溱潼镇双明水产养殖基地,养殖户张双明将一只只重约4克的抱卵青虾投放到蟹塘里。张双明说,十多年来,他一直采取蟹虾混养模式,提高养殖效益。过去,每年7月,他都会花大价钱从外地购买0.2克左右的青虾苗投放。由于虾苗耗氧量高,不耐长途运输,往往运回塘口后,成活率低。再加上,投放数量难以把握,投多了,长不大;投少了,蟹塘又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塘内青虾产量极不稳定。
2020年起,泰州市农业科学院探索试行“河蟹池塘内抱卵青虾直放”新技术,不选用虾苗,每亩精准化直接投放抱卵青虾40尾,轻轻松松帮助农户实现效益最大化。
姜堰区溱潼镇双明水产养殖基地养殖户张双明介绍,使用抱卵虾技术后,连续几年,每亩产量达到50多斤,蟹塘亩均效益超5000元。
兴化是水产大县,记者走访塘口发现,过去“卖大虾、留小虾”的连环套养方式也已经成为“老黄历”,取而代之的是“鱼虾蟹混养、稻虾共作及池塘主养”等3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近年来,泰州农科院在这里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引进“太湖”系列青虾品种,培育抱卵青虾,指导农户使用新技术,产出壳薄、肉嫩、个大、味美的优质兴化大青虾。2021年,兴化大青虾养殖面积达57万亩,产量3.4万吨、产值超过2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位。
记者了解到,在河蟹池塘内,直放抱卵青虾,养殖周期为每年6月至11月,从9月份开始陆续采用捕大留小的方式分批上市。目前,泰州已在兴化、姜堰、泰兴等地推广,养殖面积达74000亩。另外,泰州周边地区的养殖户纷纷慕名前来学习取经,在扬州、盐城等地的推广面积也超过了12000亩。
江苏产业(青虾)技术体系泰州推广示范基地主任杨智景表示,他们会继续探索青虾养殖新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打造青虾区域公共品牌,推动青虾产业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养殖户增收致富。
记者:沈明杰
编辑:赵采薇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暖新闻|漫漫70年,他终于落了泰州户口2022-09-13
- 关注|江苏发布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安排2022-09-13
- 关注|市社科联深入企业找课题 为优化营商环境献策2022-09-13
- 文明创建|姜堰区溱潼镇西陈庄村登上“中国文明网”2022-09-13
- 非凡十年|泰州:勠力同心攀高逐“新” “健康名城”加速崛起2022-09-13
- 访谈|靖江:高扬东线第一帆 拼搏奋进争上游2022-09-13